三国时期军阀有哪些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倾向偏安一隅的军阀?最后结局怎样?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三国时期军阀有哪些推荐的一些知识点,和三国时期军阀有哪些推荐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汉末三国时期有哪些倾向偏安一隅的军阀?最后结局怎样?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乱世,是秩序崩溃再重组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先经历了各种起义军"土崩"的阶段,然后中央对地方完全失控,东汉王朝开始"瓦解",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军阀。这些军阀当中有的是积极扩张,真正想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心上,比如说刘备、曹操、袁绍等人,甚至刘表也有在南方扩张的迹象;而还有一些军阀,他们虽然也有向外扩张的举动,但是总体还是倾向偏安一隅。那么在乱世的局面逐渐明朗的情况下,这些军阀也就被其他军阀吞并或者吃掉了。

交州"墙头草"士燮

在汉末三国时期,交州这个地方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存在感不算太大。不过毕竟在整个乱世的局面中,谁也没法独善其身。所以交州与中原地区的战争的联系也算比较紧密。交州的情况还算是比较复杂,首先东汉朝廷派遣的交州刺史叫做张津,张津天天和刘表干仗,打也打不过,于是引起了内部的极度不满,被自己的部将区景杀死。这样一来,交州暂时出现一个权力空白期。

张津被杀,刘表可乐坏了,赶紧派赖恭进入交州成为交州刺史,又派吴巨成为苍梧太守。曹操也不甘示弱。本来张津也是曹操的盟友,帮助曹操骚扰刘表。曹操继续发挥远交近攻的策略,又找了一个"交州话事人",这个人就是交趾太守士燮。

士燮是交州的土著,而且是影响力很大的土著,算是交州的豪族,衣冠子弟。士燮是交趾太守,他的几个兄弟也是人人有官当,士壹成为合浦太守;成为九真太守;士武成为南海太守,控制了交州四个郡,南部的九真郡、日南郡大概也被士家兄弟所封锁。

士燮在交州非常的有排面,"出入鸣锺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非常的嚣张。而面对曹操的拉拢,士燮也表现出一定的诚意,坚持与曹操所控制的东汉朝廷通使。不过在实际上,士燮并不愿意参与到中原地区混战中,他也没有什么为自己继续争取利益的野心,更愿意在交州当一个土皇帝。

士燮与吴巨(赖恭被吴巨赶回去了)在立场上是对立的,但是二者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的史料记载,大概士燮也只是口头支持曹操而已;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孙权任命的交州刺史步骘进入交州。士燮也没有做什么抵抗,在步骘消灭吴巨之后就向江东集团投降了。这个时候士燮在名义上臣服孙权,但是在交州至少还有一定控制力。等到士燮去世之后,吕岱消灭士燮的儿子士徽,孙权终于实际控制了交州,士家的力量也基本被消灭掉了。

废史立牧的刘焉

刘焉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曾经向东汉朝廷提出过一个建议。在当时绝大部分州级的行政区域的监临官是州刺史。仅从理论上来说,州刺史并不具备行政的权力,只有监察的权力。郡守官秩二千石,州刺史不过六百石而已。刘焉就劝说恢复掌握一州之军政大权的州牧,然后让一些清名重臣出为州牧。

谁是清名重臣啊?刘焉就是清名重臣。而且刘焉还是汉室宗亲,天然地具备竞争优势。刘焉提出的"废史立牧"的建议并不是忠诚于汉室,恰恰相反,刘焉已经看出汉室的衰弱,他想自己作为州牧割据一方,在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东汉朝廷采纳了刘焉的建议,令刘焉代替郤俭为益州刺史。刘焉就在益州立足。

刘焉为了维持对益州的严格统治,做出很多的准备。刘焉联合在益州有一定影响力的张鲁,派张鲁、张修等人占据汉中,目的是借助张鲁的手切断益州与东汉朝廷的使者往来,好达到"躲进益州成一统"的目的。同时刘焉又接受来自关中三辅地区和荆州南阳地区的流民,组成"东州士"和东州兵,成为自己的嫡系力量来对抗益州本土的势力。虽然这种做法也带来一定祸患,导致益州派系和东州派系的尖锐矛盾甚至爆发内乱,但至少刘焉达到了控制益州的目的。

刘焉也不是完全缩在益州。比如说李傕、郭汜与韩遂、马腾之间爆发战争的时候,刘焉父子也参与进来,刘焉还派出一支军队从益州到关中支援帮助韩遂、马腾的儿子刘范,似乎刘焉也有联合凉州起义军入侵关中地区的想法。不过整体上来看,刘焉还是偏安在益州当土皇帝。后来的刘璋也没有什么雄心大志,与张鲁和刘表的战争也都是接招的一方。刘璋甚至还想请刘备帮助自己对付张鲁,那最后也是被刘备消灭掉了。

存在感不高的辽东公孙氏

在汉末三国时期有一支存在感比较弱的力量,就是辽东公孙氏。辽东公孙氏存活的时间比较久,一直到魏明帝曹叡时期,最后来创立了一个燕国。所以也有"三国时期有四个国家"的说法。辽东公孙氏从公孙度开始;到公孙康、公孙恭兄弟俩;然后到公孙渊夺权。

公孙渊夺权的时候,已经是在曹魏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这个时候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且固化,与汉末的土崩瓦解的乱世不可同日而语。公孙渊在东吴和曹魏当中左右摇摆,不愿意完全地归附曹魏,总想搞点事情出来。结果就是被司马懿率领军队消灭掉。平心而论公孙渊还算是比较有野心的一个人物,奈何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公孙氏和曹魏的实力差距让他的野心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公孙渊的失败在情理之中,前几代首领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也没有太大的作为,还是偏安于辽东地区,很少介入到北方幽州、冀州、青州的战局。当然和刘焉一样,公孙氏多多少少也是参与了外部的战争。公孙度派人越海到青州东莱郡建立营州;公孙康想趁曹操出征在外的时候袭取邺城,但是最终也是没能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归服曹操。在汉末的乱世当中,辽东公孙氏没有花费太多资源投入到河北以及中原地区的战争中,最后也就一直是盘踞在辽东。等到公孙渊的时期,辽东的力量已经无法与铁板一块的北方曹魏抗衡了。

总的来说,与其他军阀相比之下,士燮、士徽父子;刘焉、刘璋父子;以及辽东公孙氏,他们在发展初期的基调就是偏安一隅。这样做确实能够有效保存实力,但是也浪费了在乱世中获取利益的机会,坐视其他军阀的发展壮大。于是士燮父子被吞并;刘焉父子、辽东公孙氏分别被刘备和曹叡消灭,这种结果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三国时期军阀有哪些

三国王牌军阀有什么三国各军阀实力排名

导 读 汉末三国,英雄并起,军阀割据那么各个势力有哪些王牌军队呢。 1.飞熊军(所属势力:董卓) 飞熊军是东汉末年董卓的私人精锐部队,是西凉军的精锐组成,由董卓心腹大将李傕等人统领。是平定叛乱收编南阳...

汉末三国,英雄并起,军阀割据那么各个势力有哪些王牌军队呢。

1.飞熊军(所属势力:董卓)

飞熊军是东汉末年董卓的私人精锐部队,是西凉军的精锐组成,由董卓心腹大将李傕等人统领。是平定叛乱收编南阳三辅流民组建,在攻打长安一战中他用“彭越挠楚”之法击败吕布,攻占了长安。

2.东州兵(所属势力:刘焉)

刘焉王牌东州兵,是东汉后期,刘焉 占据 四川 益州 ,收编 南阳 、 三辅 等地流民而组成地主豪强军队。

3.丹阳兵(所属势力:东吴)

曾经由许耽统领,力抗曹军的陶谦王牌丹阳兵。因为父亲的战死而丧失根据地的孙策曾经招募500丹阳兵去投奔舅父吴景,后来,吴国的丹阳太守沈莹对晋作战里面,仅仅率领500余丹阳兵,头绑青巾,只执巨锤。数次向晋军的阵地冲锋,突破晋军的坚牢防守。丹阳兵之勇令人闻风丧胆。

4.白马义从(所属势力:公孙瓒)

震惊塞外,使羌人闻风丧胆,由清一色白马和擅长射击之士组成的公孙瓒王牌军队白马义从。建立之初,战功赫赫。史料记载中,胡人惧怕瓒的白马义从:“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

5.陷阵营(所属势力:吕布)

由吕布手下高顺统领,全军仅七百余人,各个骁勇善战,武器装备精良,全身有重甲包围,每次攻击无所不破的吕布王牌军队。

6.先登死士(所属势力:袁绍)

由大将鞠义统领的八百先登死士,晓习羌斗,视死如归,绝对服从命令,大破公孙瓒白马义从的袁绍王牌军队。《英雄记》中有: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阵於后。

7.虎豹骑(所属势力:曹魏)

曹纯、曹豹、曹真等曹氏统帅,南皮斩杀袁谭,白狼山俘获乌桓首领,长坂坡追杀刘备,渭水大败马超关西军,下辩击破吴兰雷同,由百人将领中精选,战绩斐然的曹魏王牌军队虎豹骑。《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好了,今天关于解答三国时期军阀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